第六百一十八章,大家臭哄哄(2 / 2)

侯门纪事 淼仔 6089 字 2个月前

江强让人去询问,对方反而询问他,是不是要打大海战,所以兵部调令,让他们负责护卫江强原驻地的安全。

很快,事情越闹越大。监查御史许平被迫出面,凌洲上官风事先得到消息,和袁训等避开。许平只见到白卜,白卜反而责问许平:“一堆的罪证摆在面前,还有江强将军的,许大人您到任不是一年,竟然不知道?罪证虽不敢说确凿,但我也不能再任由江将军主事,把他撵回去,是我的职责。”

许平退出白卜军营,到处寻找寻衅闹事的头脑,一个人影子也没见到。有人对他说,这些人全藏在白将军处。鉴于无数罪证让揭出来,白卜有言有先,已去信京中,等京中来人再说,许平不敢往白卜处要人,往京中询问定夺,内心惶然不安。

京里,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也是宫中刚刚收到所寄东西的日子。

十几口大箱子,由太监搬进来,一字儿排开在皇帝面前。皇帝见到就心情大好,放下他久阅的奏章,道:“送到太上皇太后宫里去。”

随后,他起身活动下久坐的腿脚,解一解疲累后,也往太后宫里去。在这里有些人不能少,不用皇帝吩咐,大太监已打发人出宫,去请袁国夫人、安老太太,梁山老王妃,连尚阮三家等有孩子跟出京的人家。

还有一个人必不可少,皇后娘娘。

皇帝有时候也往太后宫里去请安,并不是因为忠毅侯的事,表面与太后不和,就此不通往来。

至于别人是不是认为他做表面功夫,应该也有。

他到太后宫中后,常服侍的宫人留下,别的人一概退下。

太上皇和太后欢喜异常,连连说着:“等到大家都到,再打开箱子不迟。”又讨论这一次来的信里会说什么。

袁训等上路以后,安排孩子们在五天里,往京里写信。说路上的风光和吃食,说他们想太后。给皇帝的信件是民俗民情。

这些信极大的缓解太上皇太后和皇后的思念,让她们看着上一封信,盼望着下一封信。

上一封信里的内容还记得,太上皇和太后有说有笑的聊着。

“说元皓和大鱼打架,会和大鱼打架了,”太上皇说最多的是元皓。太后先陪着他说外孙:“会赶海,人家是从地上捡鱼,你捡过鱼没有?”

太上皇就问皇帝:“你捡过鱼没有?”

皇帝承欢:“父皇您是君王,我也是君王,但地上捡鱼这事情,咱们还没遇上过。”

太上皇更兴致勃勃:“元皓!有个邻居叫二蛋子,家里穷,元皓好心地,周济他,一顿饭吃二十个饭团子,”

对着太后比划出两个手指,又对着皇帝比划,再就兴致还是不减:“也只有元皓周济的起,”

太后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皇帝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陪着笑,太上皇抚一把胡须,又忧愁起来:“元皓的钱够不够用?”

皇帝失笑:“有祖父跟着,还有忠毅侯在,不够用,只找忠毅侯。”

说着话,皇后进来,见到一堆的箱子等着分东西,也十分的喜欢。皇后只想听说说太子,太后就说起来,没有几句,瑞庆长公主等陆续来到,袁夫人和安老太太进来时,带着三个小襁褓。

宝珠不在身边,或者说有了常增喜和韩添喜以后,安老太太的偏心眼儿,一古脑儿的全到掌珠和玉珠身上。

加喜时常的要进宫看太后,有时候一住就是几天。四月生的孩子还没有到百天,不可能会和姐妹做知己。但安老太太又一回把常增喜和韩添喜接到身边,进宫的时候带上,对太后说三个孩子分不开。

好孩子和韩正经,是亲戚家里都说有出息的人,常都御史夫妻对老太太此举十分夸赞,文章老侯夫人和老太太孙氏也没有二话。

她们包括安老太太都是官宦出身,知道往太后常去,只是混个脸儿熟,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对家中父兄等的帮助不在表面上,也一定不少。

安老太太又在袁夫人和太后面前早就铺垫过话,说增喜和添喜离不开加喜,离开加喜就睡不着吃不好奶。

这恭维袁家孩子好的话,袁夫人和太后都听得欣然。袁夫人从来是个爱做成别人的人,太后是面前奉承的人太多,不多安老太太这一个。老太太一进宫,增喜、添喜跟着来,就成了平常事情。

人到齐了以后,瑞庆长公主笑嚷着开箱子。

老王的也有,袁训的也有,但先打开太子所送,箱盖上有隐语注明。

一包子信件,整整齐齐在最上面。取出来,一一分送。不外乎是给皇帝的,给皇后的,给太上皇和太后的。

下面是包成好些份的东西。

给太后的最大一份儿,给皇帝和皇后的差不多。太后见包裹不小,让这就解开。

见的人惊呼出声:“这鱼太可大了,”太上皇想的最多的是元皓,乐道:“这就是跟元皓打架的鱼吧?太子帮他,把鱼弄了来。”迫不及待去看元皓送的箱子。

太后不许他先看:“一个一个的看才喜欢,先把太子的看完。”

这就分东西分东西分东西,皇帝在这个当口儿上,把太子的信件匆匆看上一遍,里面写的是当地实情。

眼角瞄到皇后把匆匆把信看完,却是乐得花枝乱颤。皇帝有些心动,他知道太子给自己的信大多是奏对格局,给皇后的一定不是。皇帝清清嗓子,摆出当皇帝和当丈夫的威严,面上虽有笑,也是吩咐口吻:“皇后,太子给你的信,给朕看看。”

皇帝是九五至尊,他要看并没有不合适。但皇后老大不情愿,眸光胶着的从信上移开,跟费尽盘古开天地的力气似的,表情上不悦已有一掠而过,眼帘垂着,把信送出来。

“这虾不小!”太上皇和太后的说话声里,皇帝把信打开,没看几句,皇帝笑意盎然。看到一半,皇帝放声大笑:“哈哈,这信写的好。”

惊动的太上皇太后急忙地问,各家女眷一起望来,独皇后更垂下头,心里想着,这是给我的信,给皇上和太上皇太后的,难道没有。

皇帝把信送到太后面前,太后看上一看,也笑了出来。

太上皇急了:“是好话儿不是,念出来。”

皇帝就念:“日前出海,儿臣父忧母难之日,打得大鱼无数,吃得鱼生鲜美。思孝敬京中,儿臣亲手所打之鱼,儿臣亲手所剖,儿臣亲手所腌制,儿臣不能时时看视,拜托加寿元皓日日驱赶海鸟。海风起时,二姐弟穿行鱼虾中,鱼薰虾染,加寿臭哄哄”

大家想想一排排的鱼虾里,捣蛋加寿和顽皮元皓走来走去撵海鸟的样子,再想到那一身的鱼味道,都笑了出来。

瑞庆长公主是捣蛋的上好先生,独她能想到下面的话:“快把加寿和元皓的箱子打开,看看他们信里写的是什么。”

太上皇太后一起埋怨长公主:“东西慢慢的分,才有趣儿。”长公主不管,把所有信件一概拿出。她固然急着看儿子和加寿的信,也知道太后急着看所有孩子们的信,梁山王府难道不急着看萧战和加福的信吗,阮家要看赵老先生的信,连家要看称心,尚家要看如意的,这就全到手里。

但家人们再怎么想,也是长公主先看。

长公主先看加寿的信,高声念出来:“寿姐儿说,元皓总是挂念鱼虾晒的不好,怕太上皇太后、皇上皇后就吃的不好,元皓每天都吃一些尝一尝,只吃别的人,决计不吃他自己的,元皓因此臭哄哄。”

长公主笑得眉眼儿弯弯:“这是我的元皓没有错,多能干啊,只吃别人的就可以尝到,不用吃自己的他也知道。”

皇帝也乐不可支,和太上皇太后一起讨加寿的信要看,长公主又拆开元皓的信,她不敢先阅,先送到太上皇面前,讨好地道:“父皇您看,自从您夸过元皓上封信里字写得好,元皓的字更加好了。”

镇南王世子萧元皓,今年四周岁。他心爱的加寿姐姐十二周岁时,小姐姐两岁的执瑜执璞十周岁。香姐儿称心如意和萧战等小胖兄弟一岁,是九周岁。加福隔年生,八周岁。

三周岁的加福有了小六弟弟,有了好孩子表姐,有了正经表弟。小六三个今年五周岁。

隔年长公主生下元皓,年底袁家添了小红花,这两位又小一岁。

这年纪会握笔就不错,元皓还能写周正的字,这让太上皇太后得意不已,也归功于袁家的家学里,有韩正经陪着,这两个早就把拿笔当成好玩事情,握得住,写得匀。

要说多有笔力,会写多少字,倒也不是。

元皓的信,是他口述,哥哥姐姐写下来,元皓比着抄一遍。一般不长,有加寿姐姐在身边,一般都是好玩有趣的事情。

如元皓这一封信里,先抄过想念的话,下面是:“鱼全是元皓打的,虾全是元皓晒的,战表哥臭哄哄。”

太上皇对梁山老王妃笑:“咱们来看战哥儿的信。”

战哥儿的信里:“胖舅哥臭哄哄,”还有一句揭短儿的:“表弟见天儿吃我的鱼,把我的虾放到他一堆里。”

大家笑着,长公主鼻子翘上天,再来看执瑜执璞的信,胖兄弟们实在:“大家打鱼大家晒鱼,大家一起臭哄哄,”

孩子们这样写信,应该是互相看过这些能哄太上皇太后喜欢的话,胖兄弟信中也有几句:“战哥儿总说元皓吃了他的鱼虾,以我们来看,只见到表弟每天赶海鸟,没见到表弟当面吃鱼虾。不过表弟去赶一回鸟,小肚子就圆上一回。战哥儿也没有抓住现形过,战哥儿又无赖上来。”

长公主眉飞色舞:“偷吃这事情,怎么能让抓住呢?”

看一看此时这宫里面的人,长公主是最为得意的人,仅次于她认为元皓很能干,把别人吃的扒拉给自己的,是太上皇。

一面欢笑,一面分东西。

为什么箱子一起送到宫里,是免得走漏太子袁训的行踪。就是安老太太也不能知道好孙婿去了哪里,林允文在山西路上只怕等得着急,要打听也无从下手。

驿站里不是没可能有林允文的教众,但他们一动箱子,宫里就能发现。

如袁训上封信中,对下次箱子上标识就会写出来。

“某年某月与太子月下对诗,”

大冬天里,花房里也许送来兰花,甚至送来不容易栽培出的桃花。下一批的箱子里,必然有个一拆开就再也难还原的桃花图案。

就算有人猜出来是桃花,单瓣花,重瓣花,又有不同。

加这一层的防范,送来的东西放心入口。

每个人的箱子里,都是好些包。给太上皇太后的是一份儿,皇上和皇后分别各一份儿,余下的给自己家人。

称心如意是如此,万大同红花没有家人在京里,也敬献。自然的,最讨喜的,是元皓的。

当天,太上皇和太后大摆宫宴,又宣来一些命妇,把东西蒸上煮上烧上,袁夫人等分了东西,也在宫里大吃一顿回家。

皇帝也回去宴请臣子们,一同品尝这京外敬献的好东西。

是太子所呈,是袁训所呈,倒不明说。

鱼大的整条送上来,盘子横足整个桌面。太上皇对太后耳语:“这是元皓打上来的,你看这鱼都有元皓长。”

太后笑得还是眼睛没有:“他说是,就是。”

皇帝那里送上螃蟹,臣子们啧啧称赞,因为有小盆大小。皇帝对着笑,心想别说元皓打不上这螃蟹,就是太子也费力气才能到手。

虽然不是新鲜螃蟹,也吃得人人食指大动。

又上来虾酱,海鲜酱等。阮小二吟道:“珠玉点滴于清水中,岂非清水变鸡汤?”

赵老夫子送来的也有,小二回家后也有得吃,小二也很得意。

“掌珠,听我对你说,你家公公带着正经只怕走错了地儿。”

第二天,安老太太神神秘秘来见掌珠,送海味给她,把这个大发现说出来。

掌珠翻动东西也是沉吟:“海在东边,山西在西边。”不过掌珠很开心:“找不到也好,也就能早回来。”

安老太太却道:“早回来,早早的再去找吧。”

掌珠陪笑,心里想着还找什么呢,出去一大圈子还逛得不足吗?但是不说出来,对祖母道:“有理,早回来吧。在外面风霜雨雪的,能有什么好儿。”

皇帝的高兴没有持续几天,快马送来张大学士的信件,把袁训弹劾。

“砸了衙门?”皇帝反复看了几遍,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皇帝沉下脸,一些他不愿意回想,但也不是什么揪心事的回忆浮上心头。

他为太子的时候,太子党们做事,着实的没有章法,或者说不能用国家法规来衡量。

当时太子党们没有官职,有些事情办得悄无声息。如果走官样文章,拿个官员,先文到刑部,到都察院,到大理寺,到吏部,估计那当官的来得及把罪证全销毁。

张大学士恼怒衙门是皇家体面,这是不能动的尊严,当天就来了信。皇帝是火气腾腾往上涌,见信后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得不想到,前太子党们办事素来如此,风格素来如此。

“砰!”

早膳时还夸说大虾干好吃的皇帝捶了桌子,怒道:“当几年官也没改掉性子,一个一个无法无天!这是怕刁民不知道蔑视国法,怕刁民不敢造反吗?”

抽出纸张,皇帝御笔写下来,让快马这就飞速送回。

袁训等人自打砸过衙门,把梁大人等抓起来以后。为了安全计,不回租住大院,带着孩子们有时在白卜军中住,大多的时候,帮着凌洲、上官风坐镇,接待附近送罪证来的百姓。

胖兄弟和萧战,免不了是帮忙的人。在听到梁大人太多的搜刮民脂民膏,有时候会气的三个人约上,把衙门的墙再打上几拳泄泄心中怒气。

这一天听过上半天,三个人又火了:“这也太气人了,这小小的县令,当官这几年,贪污的快有十万雪花银。”

萧战带头往后面走:“气死我了,他住的那屋子,再打几拳出出气。”

梁大人的旧卧房里,三兄弟们你一拳我一拳,把梁大人的睡床又打了一个粉碎。

凌洲听到动静,不放心上的一乐,对上官风道:“记的差不多了,梁山王处去信,是咱们一到这里,打听过江强为人就让人送去,也该回信了。”

上官风悠然:“梁山王让江强去拜见好几回,江强屡屡推托不去,这一回,有镇南王大军,和两省驻军看着,他还敢不去吗?”

“这差使就要结束,接下来只等京里来人,咱们也就可以学学小袁,吹吹海风打打鱼,这倒不错。”

凌洲刚说到这里,京中送来公文。

“皇上来的,”凌洲笑眯眯:“上官,这一定是派人来的公文,你去约小袁,明天跟他出海。”

上官风答应着,但道:“看过公文我再走。”

凌洲拆开,只一眼过去,人就傻了。

后院子里又传来一声,“轰隆”,上官风忍俊不禁:“这群孩子们,没拆过衙门似的,”再一想:“可不就是没拆过衙门,”

面前的凌洲带着如梦初醒,把公文往上官风手中一丢,往后面就跑。上官风取笑他:“又慌什么,又不是拆你的衙门,”低头往手中公文上一看,顿时,上官风也傻住眼。

“命凌洲为县令,命上官风协助。”

上官风跳起来,追着凌洲脚步往后面去,边跑边喊:“别砸了,这地儿我们要住呢!”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贡士,洛凝儿亲,绿豌豆亲,感谢一路支持。

……。

本书出版文即将在各大网站上架出售,感谢一直支持本书的亲,请多多支持。书名不改。

豪门世家的生存之道,尔虞我诈的重重考验,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

为一纸言诺,愿随海盟美誓山眷如花;

捧一心一意,守住海枯石烂似水年华。

随书赠送精美书签和大海报,值得收藏。

么么哒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