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元皓劝和(1 / 2)

侯门纪事 淼仔 3315 字 2个月前

挂念老太太的邵氏张氏,在路上对老国公夫人打听老太太的身体。就老太太的年纪来说,老国公夫人认为她是康健的。她的回答和方氏母女在信中说的不一样,邵氏张氏只能等见到再下结论。而好在,她们进院子的时候,老太太站到廊下,又省一段路程。

一抬眼,婆媳们对上眼眸,隔得远远的互相把对方打量起来。

老太太还是疑惑满面,就往媳妇们面上看气色。要是山西出了事情,总有分慌张带到京里。邵氏张氏则看婆婆的脸面儿精神。本来都没有打算流泪,但那眸光对上眸光,忽然情浓如长河决堤。

“老太太,”邵氏张氏哭着加快步子:“舅老太爷怎么就去了,怎么就抛下您去了呢。”

南安老侯是今年去世,邵氏张氏在见到龙书慧以前,先收到安老太太给她们的信,在山西已戴孝在身。进了京,也避免不了要提到他。

安老太太也哭了,想到哥哥更是痛哭:“不是我没叫你们回来,你们也知道,舅老太爷卧病这些年,年年都是撑一撑还能过一年。说一声去了,也算高寿。但往来山西送信和你们回来,也赶不上下葬。”

说话中,邵氏张氏来到她的面前,接替丫头一左一右的扶起婆婆。在这个地方端详她,细小皱纹都看得一清二楚。邵氏张氏生出痛楚,方姨太太和明珠说的没有错,老太太真的老了。

她们这会儿想不到,几年没见,又有老侯去世的大悲伤,安老太太苍老没什么异常。邵氏张氏心头涌出一句话,老太太是擎天柱,她要是也倒下来可怎么好?

哀哀的哭道:“我们再也不离开您了。”安老太太的眼泪嘎然而止。

不久前的疑惑重新浮现,安老太太问道:“为什么回京?方姨太太和明珠还没有回去呢。你们来了,宝珠在山西的生意交给谁。”

“交给书慧和显贵显兆的媳妇。”

“书慧刚去,她不懂的地方还多。实说吧,出了什么事情?”安老太太追问。

邵氏张氏说没有,安老太太弄懂以后,恼了。勃然大怒的敲打着手中拐杖,打得地上一片啪啪声,好似随时也会打人。

“回去!这就回去!图京里舒服是不是?觉得自己老了是不是?孩子们还没有长大,哪里就轮到你们享清闲。宝珠相信你们,把山西一片的生意都给你们管,你们怎么能辜负她,说抛下就抛下。”

一迭连声地叫管家:“备船,把二太太三太太送到码头上去。”

老国公夫人劝她:“二太太三太太刚到,您就是打发回去,也得等她们住下来,拜过钟家老侯爷的灵位,和孩子们见上一见。”

安老太太让她劝下来,但气得不理邵氏张氏,甩开她们的手扶上丫头,往房里边去边嘟囔:“刚四十出头就想偷懒,我不答应。又是拜托给钱婆婆张婆婆她们了吧,书慧又是小人儿家,这老的老小的小,可不行。”

邵氏张氏心如刀绞,泪水忍不住的往外面流。方姨妈和方明珠知道原因,也哭的泪如泉涌。老国公夫人又来劝她们:“难怪老太太要生气,见面是喜庆事情,你也流泪她也流泪,上年纪的人看着扎心。”

邵氏抽抽泣泣:“钱婆婆张婆婆,早几年已经没了。我婆婆还寄去银子,让我们代她奠拜。”而她们的年纪也记错。方姨妈和方明珠点着头。张氏呜呜咽咽:“我婆婆原本是个好记性…。”在这里她说不下去。

老国公夫人恍然大悟,也随着有了痛心。

她们进去,把安老太太哄了一通。出来,先往南安侯府老侯的灵位前上香,再去太子府看望宝珠和加寿。掌珠玉珠家里没功夫去,是她们过来。

母女见面是欢喜的,掌珠对母亲说正经成了小名士,玉珠对母亲再说一遍好孩子亲事定的出乎意外。直说到二更以后,掌珠玉珠告辞,约好明天后天过府摆宴。邵氏张氏送到二门上,再回来,丫头请她们去安老太太房里,说有话说。

……

安老太太坐在窗下的月光里,语重心长说了一番话:“不是我白天要撵你们,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宝珠这一大家子人没有长辈哪能行?太后是个天和地,国夫人是个精气神儿。我和你们托赖着这天地和精气神儿过不发愁不烦心的日子,能干点儿就赶紧的抓住了。执瑜执璞去了山西,有你们在也能照顾到衣食,我放心。显贵媳妇和显兆媳妇到山西,虽有国公府在,有你们在,我才放心。还有书慧,她刚去没有多久,你们没说多照应点儿,多体贴点儿,怎么为了我就抛下这些孩子们回来?”

她面现慈爱:“咱们都老了,不就是疼孩子的时候。你们呐,疼我,我不稀罕。我疼你们,你们也不要了。我在京里,你们在山西,倒是为一大家子多出力的好。”

安老太太看向窗外,她仿佛能看到南安老侯点头微笑。老太太默然,哥哥定下的这门好亲事,哥哥虽然走了不能再照看,却还有自己。

邵氏张氏让她的话打动,原来不止老太太可以是擎天柱,只要愿意,自己们也是这个家里的擎天柱。老太太留她们住到宝珠和加寿生孩子,让她们不要想着自己身子,总是:“还能为孩子们上心,这就是上天的厚待。我老了,说一声走就走了,还有你们在,也走得安心。”

老太太觉得哥哥老侯走的时候,她就应该走了。但哥哥说的对,她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抛下孩子们,总是能照看一年是一年。借着媳妇们忽然回来的这个机会,把这些话传给她们。这个家不是哪一个人能成,而是大家共同维持着。

……

小黑子走进户部的时候,因为他按月往这里来,几个书办已认得他。冲着镇南王府和王世子的好圣眷,都点头微笑:“来了?”

“来了。”如果莫大梁在这里,肯定认不出来这个衣着绸缎,外表也斯文很多的小哥儿是小黑子。他说着,含笑还打上一揖。

“大人刚才还在说你,快进去吧。”书办对房里指着。小黑子道声谢进去,不一会儿,捧着一个小包裹出来。

他离开以后,书办们羡慕不已:“每个月一百六十两银子,皇上对镇南王世子的疼爱,别人家里哪能有?”

“就是太后最偏疼袁家,也不能有。”

“得了吧,太后偏疼忠毅侯,还能让咱们看到?”

议论声小黑子已听不到,他上马回府,把银包送到世子爷面前。元皓从里面取出五十两,余下的收着,同小黑子出来,角门上有他的小马和小黑子的大马等着,跟世子出门的家人又是四个,奶妈跟去两个,丫头跟去两个,元皓主仆上马,往宫门上来。

太监往里回话,回的很凑趣:“胖队长又请皇上来了,现在宫门上候着。”皇帝有了欣然。

在皇帝眼里,元皓一天比一天懂事。他回京以后,皇帝对他格外加恩,一百六十两银子每个月还有。元皓呢,在出游路上学的,受人恩惠要感激,受皇帝的也是一样。他拿到一百六十两银子,就请皇帝出宫用饭。

在奏章中案牍劳形的皇帝借此松乏身子,也能亲自看一看京中的繁华。

让取衣裳来换,而元皓也不用宣进来。有负责护卫的侍卫们出去,问明世子在哪条街上请客,是哪个酒楼,他们先行过去查看巡视。

皇帝换一件淡淡蓝色的夏衣,系一个透雕仙果白玉佩,对着铜镜照过,自感一身清爽。为散心而出去,神色上也怡人的愉悦出来。笑容满面出来和元皓会合。

走到街上,元皓以舅舅称呼他,指新鲜铺子给他看。喜欢的,就逛上一逛,皇帝惬意之极。只把侍卫们累上一回。

到酒楼上,包间帘子打开,里面迎出高矮不等的一堆孩子。必不可少的韩正经、好孩子、小十、小红。有小红在,必不可少褚大花。今天又多出来一个腿软软极小的孩子,容姐儿。

大家行礼,口称:“老爷好。”容姐儿学着行,蹲下来后不稳,一屁股坐到地上,惹得皇帝大笑一通。

元皓怔忡地问所有人:“怎么把她也带出来了,她太小了。”

小红就问大花:“是啊,你怎么把她也带出来了。”大花一定要坐车,等到小红走到一半发现车上多个人,怕来晚了,已经没有劝大花的钟点儿,也不能送容姐儿回去。

大花瞪着眼睛:“我们俩个好。”

皇帝又要失笑,这话说得多实在,她们俩个好。在这里的孩子们,包括能和元皓定亲事的那个好孩子,沾光就在于他们俩个好。不然以太上皇和太后为元皓挑亲事的挑剔,怎么挑也轮不到她。

大家请皇帝入座。容姐儿让大花夹带出来,小红说没有胖队长同意,容姐儿的奶妈丫头不能上楼,大花说照顾她。而这里的椅子因为元皓等人年纪还小,镇南王府事先送来的太师椅子,比长条板凳坐着稳,也让胖队长请皇帝的席面看上去格局高些。大花把容姐儿往椅子里一塞,自己坐上去拿身子堵着她,两边是小红和韩正经,倒也不会随便就摔下来。

容姐儿开心的啊啊声中,好孩子执壶倒酒,元皓当众先尝一口,另换一个杯子亲手洗过送给皇帝。

皇帝接过一饮而尽,只觉得甘甜清凉,夸了一声:“不错,这酒也是这店里的?”

“嘻嘻,是坏蛋舅舅家里的。”元皓边问,边看皇帝脸色。

自从他的双胞胎表哥一巴掌打了欧阳保,坏蛋舅舅进宫里请罪一跪一夜,元皓虽小,也暗暗留上心。他看出来皇帝从那天起,就没怎么单独宣过坏蛋舅舅。而以尚书的重要性,单独和皇帝谈话原本是寻常的。元皓有了忧愁,就在今天把坏蛋舅舅也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