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青泥口心上物(1 / 2)

青泥口从古至今,就是紫昊里相当有名的去处。

后世当然是猜不到那位紫昊百年来名声最盛,学识最深的文人,当年究竟出于何等心思,才替此地取此名讳,而在往后多年来,青泥口此名,反而要比青泥口一地名声要大上许多,以至于连许多紫昊国境之中的百姓,都只知青泥口此地,却并不知青泥口究竟是一座景色秀丽的寻常小镇,还是处人烟稀少的小城。每逢提及,都晓得紫昊北境关外有一座青泥口,可鲜有人去过。

可实则青泥口并非是一座小镇,也并非是一座小城,而是整整由四五座小镇与周遭零散村落凑成的一座城。

早在前朝初始时,青泥口只不过是处地名,人家不过六七户,凭事桑渔耕种过活,不过久而久之,随紫昊日益强盛,不少本不属紫昊的零散人家,纷纷乔迁去往紫昊北地边关附近,树大乘凉当然是极好,再者是随紫昊国力蒸蒸日上,即使是青泥口这些关外人家,仍是有官衙管辖,且赋税甚浅,自然是引得不少心思灵巧之人,纷纷前来此间,一来二去,反而这座照理而言不应当有多少住户的青泥口,愈发人丁兴旺。

一十六载前,青泥口四五座小镇其中最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击掌为约,令青泥口周遭数镇同零散农庄人家,筑城而居,耗费许久的年月,终是将青泥口由零散数镇融为一城,往日这数镇之间多有间隙,甚至时常有举镇动干戈一事,不少人都是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自打从青泥口筑城过后,就再也不曾有过多少诸如这等事,反而是越发安稳下来,数镇之间通婚搭亲,使得青泥口一地愈发富庶兴旺,甚至曾有紫昊朝堂大员来此,返皇城后写就一卷文书,盛赞青泥口此地民风,言称北地关外,当效仿青泥口此地,最能长治久安。

青泥口东有处山口,唤瓦关,同样是那位文人所取的名讳,虽说是名声不如前者流传得更为广远,不过搁在战时,乃是处易守难攻的隘口,直到现如今都有兵马停驻,盘查过往之人,不过紫昊同样是有许多年太平,因此倒是有些疏忽,至多不过是随意盘问两句,便予以放行。

瓦关此地不浅数目的百姓,祖上皆是自大元千里迢迢迁来,巫蛊祝由之风盛行,且所信神怪诸多,于是那等江湖游方道人,或是那等装神弄鬼,瞧打扮做派便知是凭坑蒙拐骗为生的怪异之人,在瓦关与青泥口走动相当频繁,奈何即使是掌管此地的紫昊官衙三令五申,严令不允这等巫蛊之风盛行,仍旧是不得去根,更是担忧这些位本就身在紫昊边关外的百姓有怨,只得是两眼半睁半闭,但凡未到过火境地,大多是由着这些位百姓去,遭人骗取些银钱,既得心安,就由着百姓自行决断。

身背窄长细剑的夏景奕辞孤烟楼,马不停蹄赶往的便是青泥口外的瓦关。

算下来入江湖的时日亦不短,凭夏景奕的心思,自然是免不得四处打探消息,不过自从入瓦关的这两日以来,并未曾找到要寻的人,多方打探,听来最多的不过是那等精通巫蛊之术,甚至在瓦关百姓口中近乎神仙的几位游方道人,其中听来最多的,还是那位近年来名声大噪,斗法无一败绩的雷部仙师。

孤烟楼楼主终究还是应下这桩生意,愿鼎力相助,不过自是有所求,但所求无非是孤烟楼的日后,就如同大多山上宗门中人一般,所在意最多无非便是道统两字,同夏景奕讨要的便是倘如日后孤烟楼有灭顶之灾,望其前来相助,不过凭江湖道义或是名声二字约束住夏景奕这等山上人的举动,显然是有些分量不足,倒也不曾多做些什么,只是令夏景奕前来瓦关,找寻位同样立身在三境的高手,自有法子定夺。

瓦关并不小,而是近乎同青泥口相连,其中百姓住户甚多,即使是夏景奕多发打探,依然未曾找寻到孤烟楼楼主口中那位三境,甚至瓦关周遭半点内气痕迹也未曾寻来,只得暂且寻客

栈住下从长计议。

但不出两日,正午飞雪连天的时辰,却是有人自行找上门来,差遣小二上楼,请夏景奕一叙。

「少侠可令老朽好找。」

来人面皮仅是五旬上下年纪,不过胡须雪白,头戴道冠,比起寻常道冠长出近乎一寸来,本就是身形矮小,更是显得这顶道冠奇长奇重,怎么瞧来都是不引人舒坦。而既是头戴道冠,这位五旬上下的半老之人,衣衫却穿得随意,松松垮垮披来身土黄长袍,乍看之下,就好似是在浮土其中打过两三日的滚,面皮生得倒是平和周正,奈何这身打扮行头,实在并无半分高手气度。尤其是在小二诚惶诚恐端来客店其中最是上讲究的酒菜过后,面皮上头倒是佯装半点不在意,两眼却是始终有意无意扫去,颇有两分贼眉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