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受青睐的科幻小说(1 / 2)

距离使者出现不过一周的时间,整个世界都彻底知道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被传播出去的。

使者出现在地表的消息就像空气一样,快速进入每个人耳中,迅速与每个人的生活挂钩,成为大街小巷、茶前饭后的必谈话题。

同时,整个社会也陷入一阵难以言语的异变中社会上出现各种怪异的状况。

这些人究竟是是激动,还是恐惧,魏淼已经分不清楚了。

魏淼身处其中,特别是身为大学的教授,更能感受到这种狂热的气氛。

大学学府里,人类学和历史学重新成为热门课程,但受欢迎的并非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这些内容和现实的冲突矛盾之处,这些冲突矛盾的地方成为学生们狂热的激发点,每个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原因,表达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真正了解地下文明、整个人类发展史的。

半年后,使者再一次出现,这一次出现的场地是在户外,使者并没有表现和其他正常人类任何不同之处,但依旧受到无数人的吹捧跟随,使者出现的地方出现前所未有的堵塞。

一开始都是民众的欢呼,渐渐的,有不同的声音冒出来。

于是在后半程,当地机构派出警员前来维稳,穿着警服的警员在使者外层围成一圈又一圈的保护圈,防止使者被人群冲击。

但这种措施明显是多余的,人们只是在呐喊,当真的要接触到使者时,每个人都往后退去,拉出一个安全的距离。

没有人敢靠近使者。

使者出现的时间仅仅只有二十来分钟,这二十分钟里面,使者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在街道上慢慢行走,双眼平静地扫视周边的建筑物和吵闹、拿着手机拍摄的人群。

这使者二十分钟的现身被不同角度拍摄成视频,开始在网站上疯狂流传。

魏淼也看过这段视频,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但视频下方的评论像喜马拉雅山脉和马里亚纳海沟那样两极分化严重,最终官方不得不动用媒体管控,把视频的评论全部删除。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有华国发生,其他使者出现的国家的相关视频下方都有类似的言论。

只不过,华国的特别严重

2030年秋季。

来自地下的使者第五次出现在华夏国内,这一次他出现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被路过的游客拍摄到,很快使者出现过的地方成为一个朝圣的地方,许多慕名而来的人纷纷来到青藏高原,虔诚地走使者走过的地方。

走的时候,双手在胸前合十,低着头,合着眼,嘴巴时不时嘀咕几声。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嘀咕什么东西。

现在看来,地下文明真的像一个潘多拉魔盒,随着人类社会慢慢了解地下文明,人类自身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魔幻。

这是魏淼的看法。

随着使者出现,在文学方面,有一类文学在这个时代得到市场的青睐和大众的追捧。

那便是科幻文学。

这个本来只是小众读物的科幻文学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地步,但地下文明的出现,使者的现身让这些以科学幻想为主的文学重获生机。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理解的心理:既然地下文明都存在,那科幻小说里的有科学依据的幻想说不定也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一天,要知道,在二十世纪时,就有科幻小说是描述关于地下文明的。

再者,科幻文学因为是描写地球以外的故事,虽然依旧有一大堆规则规定,但只要核心里不涉及政治问题,不含沙射影,就能创作。

这也是科幻小说在国内得以发展的一个大原因。

在其中,一个科幻作家在近两年冉冉升起,其作品很快风靡全世界。

这个作家的笔名就只有一个字,叫做“墨”,他在两年前开始在主流媒体平台连载一本科幻小说十万次实验。

小说内容讲的是两个年轻人类被外星文明从地球带走,困在遥远的外星上被外星文明拿来做实验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构思和幻想都十分精妙,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格外的生动具体,在地下文明出现的背景下,这本书很快就受到大众的喜欢。

魏淼也是其中一个读者。

他本来十分排斥这些科幻小故事,认为这种小说没有什么营养,但当他看到这篇科幻类型的小说后,他觉得是自己的想法太过狭隘了,这本小说十分精彩,不仅书里面的幻想有依据,而且处处透露关怀的人文气息。

从男主和女主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以往憧憬的爱情是什么模样。

这本小说出了上下两册,在两个月前整个故事已经完结。

趁2030年的秋季还没有彻底过去,魏淼决定把这本书读完。

书房里,魏淼打开十万次实验的下册

当整个故事看完后,天色已黑,魏淼心里久久不能释怀,脸比傍晚的天还黑。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下册的销售量远比不上上册了。

整个作者竟然在最后的结局刀了读者们。

当男女主从外星实验中走出,并且成功乘坐飞船回到太阳系后,本应该是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