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湘城的特色(二)(1 / 2)

龚显坤听着我们几人都络绎不绝的夸赞那灯影牛肉,他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他看着我们几人沉浸在这美味之中,突然他笑着指着另一道菜说道:“还有呢,来尝尝这个,这个叫李庄白肉。

也是一道名菜呢,这“李庄白肉”是我们湘城的传统美食,特选猪后腿的“二刀肉”,用摄氏九十度的水温耐心煮熟。

再以精湛的刀工,片出薄而长的滑嫩白肉,蘸上“糍粑椒”的调料后,入口顿觉清香滑口,肥而不腻,大饱口福。

据传说它的由来,还与周武王有关。

周武王,姬姓,名发。

继承父西伯姬昌,死后追封为周文王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国,国力日强。

遂亲征荒淫残暴的商纣帝辛,在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创建周朝,史称“武王克殷”。

克殷三年后公元前约一千零四十三年,周武王驾崩,谥武。

纣王宠幸被九尾狐附身的苏妲己冀州诸侯苏护的女儿。

变的更加荒淫残暴,受命十一年公元前约一千零四十六年,周武王联合众多部族,起兵伐纣。

纣王兵败自焚而亡,起义各路人马把狐媚妲己的身首断开后,现形的狐狸被割片蘸上蒜泥,众人分食,以泄民愤,后来渐渐演变成“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原名为“裹脚肉”,是因其肉片像裹脚布般薄而长,并用筷子裹而食之,因而得名。

对日战争时,迁入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向“留芬”饭馆老板建议,将不雅的“裹脚肉”改名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简称“李庄白肉”,老板欣然照办。

这就是李庄白肉的历史由来了。

乍看肥滋滋的李庄白肉,令人避之三舍,但吃过的人却惊为人间美味,这清香滑口的肉片,令人回味无穷。

而它名满天下的四大要素选料、火候、刀工、糍粑椒,一环紧扣一环。

别看这肥滋滋的,这李庄白肉的做法可不简单。

这李庄白肉的原材料特选猪后腿“二刀肉”,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的部位,每头猪仅有三公斤多,这部位的肉质,无泡少箸,口感甚佳,而且肥瘦相连匀称,非常美观。

李庄白肉的耐心煮法,把处理干净的肉,放入冷水锅中,一边煮一边去掉浮出的血沫,去腥味,当水一沸腾就加冷水。

水温维持在摄氏九十度,使肉受热均匀,煮约三十分钟,用竹签刺肉未流出血水时,肉就熟了。

把肉捞出浸泡冷开水中,防止“结皮”,影响片肉的刀工。

李庄白肉的精湛刀工,需要用细长的刀叶从猪皮进刀,片出的肉,长约二十公分,宽约十五公分,厚仅一至二毫米,薄可透光,片好的白肉平铺装盘,或每片肉卷上小黄瓜、金针菇而成筒状装盘,达到“形”的最佳美感。

李庄白肉的特制调料“糍粑椒”,把大蒜、花椒、七星干辣椒一同捣成糊状后,加进酱油、麻油和白糖调制成,油亮味鲜、浓郁蒜香的调料。

李庄白肉蘸上“糍粑椒”后,更加清香滑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啊。

来来来,快尝尝,光说是不顶用的,你们快尝尝这味道如何。”

有了刚刚的前车之鉴以后,几人都没有犹豫,直接夹起一块儿薄片儿肉沾上了料汁儿送进了嘴里。

这味道那叫一个爽,既有这料汁儿的鲜香又有这李庄白肉的肥嫩。

吃上一口之后,让人忍不住想多来上几口。”

我还没有开始评价这李庄白肉,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开口评价了。

只不过这次开口说话的人不是李如彬,是白潇潇。

白潇潇一边咀嚼着嘴里还未吞咽下去的肉片,一边开口说道:“这个李庄白肉实在是太好吃了,虽然看起来比较肥。

但是沾上这料汁儿吃起来肥而不腻,鲜香四溢,非常的好吃。”

就连宋筱菲也忍不住开口称赞道:“对,这道菜看起来很油腻,让人望而止步,但是送进嘴里之后饿感觉完全不一。”

龚显坤听了两女的评价之后笑着说道:“对,常人第一次吃这七分肥三分瘦的李庄白肉都有些下不去嘴,不过吃了以后就会上瘾想继续吃。

这就是李庄白肉的魅力,也是正是因为这样这李庄白肉如同灯影牛肉一样在我们湘城流传甚久,并且深受我们湘城人的喜爱的原因了。”

我们几人听了龚显坤的话之后,都是一致的点了点头。

不过龚显坤好像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他又开口为我们介绍了下一道菜。

龚显坤指着一盘水饺对我们几人说道:“这个水饺叫做:钟水饺,古名又叫水角它的历史也是比较久了。

据坊间传闻钟水饺始创于一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相传这水饺好吃的原因是因为它制作的用料有些不一样:

它所需要的食材也和其他的水饺有所不同,它需要面粉、冷开水、酱油、姜、葱、香菜、八角、香叶、草寇、良姜、红糖、冰糖、辣椒面、白芝麻、色拉油、猪肉、花椒、胡椒粉、香油、蒜等等一些配料。

制作上也有所不同,需将冷开水倒入锅中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