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玄圣遗风(2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2005 字 1天前

辽王在平叛的过程中,会不断扶植心腹,渗透朝廷。

等到太平教和白莲教都被镇压下去,辽王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威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而且朝廷上下都是他的人,再有辽东大军作为依仗,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大蛟吞小龙,行禅让之事,由此改朝换代。

所以辽王同意上京,开府治事。

不过白莲教和太平教还不一样。太平教分二十四治,共同尊奉大贤良师为最高领袖,本质上像个小朝廷,类似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门的关系。白莲教则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在白莲教的体系中,最高神是无生老母,座下又有:掌劫法主、诃利帝母、曼尼道主、刹魔圣主。

掌劫法主的地位就相当于太平教的大贤良师,是白莲教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之所以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而非实质领袖,因为白莲教的分支足足有八个之多,分别是:闻香、混元、圆顿、收元、天理、青阳、红阳、白阳。

这八个分支的关系有些类似道门的三道,轮流坐庄。

比如徐祖时期,就是青阳坐大,白莲教也叫青阳教,席卷天下,“帝释天”的前身就是青阳教的教主,中了徐祖的算计,沦为“八部众计划”的材料。

到了金公祖师时期,则是白阳坐大,金公祖师还有个“白阳祖师”的名号,本质上是白阳教的教主,只是后来为了跟西方接轨,又吸纳了圣廷的先进经验,所以改名为“天廷”。

在这个儒门世界中得势的是天理一脉,所以这个白莲教也可以称之为天理教。

不过其他七脉也不全是摆设,还是很有话语权,这就导致白莲教并没有统一的方向,缺少明确的战略目标。太平教可以做到一切服从琼明治的命令,说撤退就撤退,说进攻就进攻,令行禁止。到了白莲教这边,难免要互相扯皮,甚至贻误战机。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白莲教很难成事。

当辽王的平叛大军南下,白莲教便出现了极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迎头痛击,有人认为应避其锋芒,相持不下,谁也不能说服谁,结果就是战又不战,退又不退。

辽东铁骑则是战略目标明确,直奔江淮而来。

守江必守淮,只要拿下了江淮地区,大江天险便不足为虑。然后再与金陵方面取得联系,那就能在江南打开一个突破口,进可攻,退可守。

这一战的最终结果,自然是白莲教大败。太平教虽然派兵袭扰,但效果不大。

齐玄素观辽王的气运,已然是距离真龙只差一爪了。

现在齐玄素和秦凌阁都遇到了一个问题,辽王太强。殷正心难以击败辽王,李知性难以取代辽王,要是两人下到最后,让辽王摘了桃子,意难平啊。

不过两人肯定还有后招,且看就是了。

如此又三年,殷正心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反是反了,可没有自封为王,一直都在积蓄力量,整军经武,发展屯田——太平教将百姓全部整编为道民,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自然不纳粮,也不发粮饷,只分田地,自食其力。

太平教的财政则主要来自铜、铁、盐、茶等官营的买卖。

清微真人来到小殷身旁:“小殷,同样的官营买卖,为什么太平教的钱就够用,大魏朝廷的钱就不够用,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小殷倒是不怕清微真人,而且还记得是清微真人封了她一个四品祭酒道士,当即说道:“因为中间有人把钱都贪了!”

“孺子可教也。”清微真人抚掌道,“当年长生大真人在辽东起事,大魏朝廷三十税一,辽东三十税二,反而是辽东税低。因为朝廷明面上是三十税一,可那只是正税,还有杂税,各种乱七八糟的名目加起来,就是一年的收成全都交上去也不够。可辽东这边就不一样了,说多少就是多少,没有那些杂税,反而比朝廷低。”

“一个辽饷,不过二百万两银子,属实不多,可摊派到百姓头上的时候,就逼得百姓逃亡,只因中间层层加码,朝廷能拿到手一百万两银子,底下的百姓就要缴纳一千万两银子,剩下的九百万两银子都被层层盘剥。偏偏朝廷还没有替换的能力,因为这些官吏以及他们背后的士绅,就是大魏朝廷的根基所在,没了他们,朝廷也就不存在了。”

“棋局之中,大魏朝廷收一百万两银子,到手一百万两银子,底下上缴一千万两银子。太平教收两百万两银子,到手两百万两银子,底下上缴两百万两银子。结果就是太平教比朝廷有钱,还更得民心。这样的朝廷,焉能不败?”

小殷恍然道:“原来如此。”